通过节能减少公共建筑的能源需求。在能源需求基数较小的基础上,可通过进一步电气化实现低碳和碳中和;相反,如果能源消耗基数很高,就很难实现。
例如,中国公共建筑的年平均耗电量大多为50~100kwh/m2,这是民用建筑的能耗标准
在GB/t51161-2016中列出的几种常见公共建筑的能耗(非供暖)约束和指导值非常大
大多数处于上述水平,只有一些特殊的公共建筑,如大型超市,具有较高的能耗指标;美国公众呢
建筑物的平均耗电量超过200kwh/m2。中国社会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未来公共建筑的能源强度是否会像美国等发达国家所走的道路一样保持这一水平,公共建筑的大幅增长对公共建筑能否实现低碳起着重要作用。公共建筑节能减排不需要满足能源需求,为公共建筑的低碳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采取有效的柔性调控措施,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整个建筑节能。
系统的低碳发展目标
看看能源供应方面。零碳电力系统主要由核电、水电、风电、光电等基础电力组成
未来,火电等化石能源电力将发展成为零碳电力系统的调峰资源。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核电和水电的规模很难超过7亿千瓦,小于4万亿千瓦时(核电2亿千瓦,水电5亿千瓦,见第2.1节),不足部分只能由风力发电提供风电光电需要配套的柔性电源配合调节,以解决风电光电无法调节的问题
目前可用的零碳柔性电源只能是水电和抽水蓄能,这是与风电光电柔性电源协调调节的最佳方式。当我国风力发电的总规模、所需的灵活功率容量不大于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的灵活功率容量时,
当电站的总容量为时,调节问题容易解决;当总需求太大时,需要更多的风力光电设备来满足需求,我们只能依靠高成本的储能调节方法,如化学储能、储氢和空气压缩
这导致单位能源成本急剧上升。能源成本的增加不仅会导致生活成本的增加
此外,还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和竞争力的削弱,这将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实现全社会的低碳发展,节能仍然是关键,任何时候都应该把节能放在首位
需要辩证地看待“低碳”和“节能”之间的关系。两者既有高度统一的一面,也有重要的一面
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一些差异
从目标的角度来看,建筑领域的低碳目标是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寻求有效的措施
相关的关键环节包括建筑过程中的碳排放以及相应的建筑材料的碳排放
以及建筑作业产生的碳排放。由于施工活动,施工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通常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较低;发展各种低碳建材是减少建材排放的重要措施
与运行能耗相对应的碳排放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过程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燃烧化石燃料和燃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
电力和其他形式的间接碳排放),通常,降低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对于减少其碳排放非常重要